Section title 1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最重要的計畫──前瞻基礎建設,於2017年推出後至今已逾3年,從開始的「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城鄉」等五大建設,陸續再擴充因應「少子化」建設、「食安」建設,以及「人才培育促進」建設,8項建設編列8年8,824億的特別預算,是蔡政府任內最大筆的特別預算支出,上個月(10月)起,立法院開始審查第三期兩年編列的2,300億預算。

這筆來自廣大納稅人的錢能否被妥善的花用,關乎台灣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報導者》合作,從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脈絡梳理,整理過去3年前瞻計畫的不足,檢視現有的二年2,300億計畫中的疏漏,陸續推出因應氣候變遷、城鄉建設、綠能建設及綠色運輸的系列評論,提供真正具有前瞻思維並可具體落實的方向,做為監督政策與人民納稅錢的指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2018年發布的《地球暖化1.5℃》特別報告中指出,2020年至2030年是世界減碳最關鍵的十年,如果我們無法掌握關鍵的十年並大幅降低碳排量,人類社會及生態系統可能面臨難以恢復的衝擊與損失。報告也指出,不只是製造部門,運輸部門、住商住門等都必須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減少排碳。前瞻計畫自詡為,「未來30年台灣發展最需要的基礎建設」,必然需正面迎擊此減碳挑戰。

台灣運輸政策積弊:只給蘿蔔、不敢給棍子

但以汽機車為主的移動模式與道路設計,間接排除了包含行人、自行車騎士、輪椅族等族群的移動權利,而汽機車所造成的空汙卻要所有人概括承受。在台灣,主政者不敢得罪廣大的民眾,不願加強私有運具的管制力道,面臨國道或市區塞車時,還是以開路(公路或軌道)的思考模式為主導,只敢給蘿蔔,不敢下棍子,都是無法提升公共運輸使用量的重要因素。

若要改善台灣高碳排、高汙染的運輸現況,發展綠色運輸,國際上不外乎以下三大原則:一、避免:減少旅運需求;二、移轉:降低私人運具使用、提升公共運輸運量;三、改善:提升運具的能源使用效率。具體作法可參考下表:

Section title 2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最重要的計畫──前瞻基礎建設,於2017年推出後至今已逾3年,從開始的「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城鄉」等五大建設,陸續再擴充因應「少子化」建設、「食安」建設,以及「人才培育促進」建設,8項建設編列8年8,824億的特別預算,是蔡政府任內最大筆的特別預算支出,上個月(10月)起,立法院開始審查第三期兩年編列的2,300億預算。

這筆來自廣大納稅人的錢能否被妥善的花用,關乎台灣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報導者》合作,從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脈絡梳理,整理過去3年前瞻計畫的不足,檢視現有的二年2,300億計畫中的疏漏,陸續推出因應氣候變遷、城鄉建設、綠能建設及綠色運輸的系列評論,提供真正具有前瞻思維並可具體落實的方向,做為監督政策與人民納稅錢的指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2018年發布的《地球暖化1.5℃》特別報告中指出,2020年至2030年是世界減碳最關鍵的十年,如果我們無法掌握關鍵的十年並大幅降低碳排量,人類社會及生態系統可能面臨難以恢復的衝擊與損失。報告也指出,不只是製造部門,運輸部門、住商住門等都必須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減少排碳。前瞻計畫自詡為「未來30年台灣發展最需要的基礎建設」,必然需正面迎擊此減碳挑戰。

台灣運輸政策積弊:只給蘿蔔、不敢給棍子

但以汽機車為主的移動模式與道路設計,間接排除了包含行人、自行車騎士、輪椅族等族群的移動權利,而汽機車所造成的空汙卻要所有人概括承受。在台灣,主政者不敢得罪廣大的民眾,不願加強私有運具的管制力道,面臨國道或市區塞車時,還是以開路(公路或軌道)的思考模式為主導,只敢給蘿蔔,不敢下棍子,都是無法提升公共運輸使用量的重要因素。

若要改善台灣高碳排、高汙染的運輸現況,發展綠色運輸,國際上不外乎以下三大原則:一、避免:減少旅運需求;二、移轉:降低私人運具使用、提升公共運輸運量;三、改善:提升運具的能源使用效率。具體作法可參考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