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Data manipultaiton: Join data
在資料處理與分析領域中,我們常常需要合併不同來源的資料,例如合併公投資料和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例如合併健保資料和長照資料、家戶資料、財稅局的所得資料等。這種合併資料的操作的語法源生於資料庫管理系統,而其中一種常見的操作就是使用不同類型的 join 來合併資料表。在資料庫中,當我們需要結合兩個或多個資料表時,我們通常會使用像是 left join、right join、inner join 和 full join 等不同類型的 join 操作。這些 join 操作可以根據指定的欄位值將兩個資料表中的資料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併,以滿足具體的分析需求。
7.1 A Simple Example: Joining Two Data Frames
以下為用來解釋 join 的簡單範例。其中 posts
有 pid
(貼文編號)和 pcontent
(貼文內容)兩個欄位;而 comments
包含了留言的資訊,有 pid
(所屬的貼文編號)和 ccontent
(留言內容)兩個欄位。
posts <- tibble(pid=c("p01", "p02", "p03"), pcontent=c("post01", "post02", "post03"))
comments <- tibble(pid=c("p02", "p03", "p04"), ccontent=c("comment01", "comment02", "comment03"))
posts
## # A tibble: 3 × 2
## pid pcontent
## <chr> <chr>
## 1 p01 post01
## 2 p02 post02
## 3 p03 post03
## # A tibble: 3 × 2
## pid ccontent
## <chr> <chr>
## 1 p02 comment01
## 2 p03 comment02
## 3 p04 comment03
7.1.1 left_join()
& right_join()
left_join()
會將兩個表格中的資料以左邊表格為主,並將右邊表格中符合左邊表格的資料進行合併。如果右邊表格中沒有符合的資料,則以NA
值填充。 在下面的範例中,我們將posts
作為左表,comments
作為右表,以pid
欄位為連接依據,所以會返回posts
表格中的所有資料,並將符合的comments
資料合併進來。right_join()
與left_join()
相反,它將兩個表格中的資料以右表為主,並將左邊表格中符合右表的資料進行合併。如果左表中沒有符合的資料,則以NA
值填充。
## # A tibble: 3 × 3
## pid pcontent ccontent
## <chr> <chr> <chr>
## 1 p01 post01 <NA>
## 2 p02 post02 comment01
## 3 p03 post03 comment02
## # A tibble: 3 × 3
## pid pcontent ccontent
## <chr> <chr> <chr>
## 1 p02 post02 comment01
## 2 p03 post03 comment02
## 3 p04 <NA> comment03
## # A tibble: 3 × 3
## pid ccontent pcontent
## <chr> <chr> <chr>
## 1 p02 comment01 post02
## 2 p03 comment02 post03
## 3 p01 <NA> post01
7.1.2 inner_join()
and full_join()
inner_join()
會返回兩個表格中共同符合連接條件的資料。換句話說,它會保留左右兩表中都有對應資料的列。如果左右表格中有任一邊缺少符合的資料,則該資料將不會出現在結果中。full_join()
會返回兩個表格中所有的資料,並將缺失的值以NA
填充。如果兩表中有共同符合的資料,則會將它們合併在一起;如果某個表格中有但另一個表格中沒有的資料,則會將缺失的資料補上NA
。
## # A tibble: 2 × 3
## pid pcontent ccontent
## <chr> <chr> <chr>
## 1 p02 post02 comment01
## 2 p03 post03 comment02
## # A tibble: 4 × 3
## pid pcontent ccontent
## <chr> <chr> <chr>
## 1 p01 post01 <NA>
## 2 p02 post02 comment01
## 3 p03 post03 comment02
## 4 p04 <NA> comment03
7.2 讀取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
先使用slice(-1)
減去第一行中文欄位名稱。再來,目前縣市鄉鎮市區(site_id
)和村里(village
)分別是兩個變項,由於不同的鄉鎮市可能會有相同的村里名,所以把site_id
與village
粘接起來成為完整的村里名vname
。
這邊我多加了一行程式碼讓vname
可以排到前面一點的變項欄,可以用select()
達到這個目的,我之後的變項欄的還要寶劉,所以我多打一個everything()
就可以把剩下的變項欄都擺放在後面。因此這個重排變項欄的完整程式碼為select(vname, everything())
。
raw <- read_csv("data/opendata107Y030.csv") %>%
slice(-1) %>%
mutate(vname = str_c(site_id, village)) %>%
select(vname, everything())
raw %>% head
## # A tibble: 6 × 157
## vname statistic_yyy district_code site_id village single_age_15down_m
## <chr> <chr> <chr> <chr> <chr> <chr>
## 1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1 新北市… 留侯里 118
## 2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2 新北市… 流芳里 119
## 3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3 新北市… 赤松里 60
## 4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4 新北市… 黃石里 113
## 5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5 新北市… 挹秀里 123
## 6 新北市板橋區… 107 65000010006 新北市… 湳興里 351
## # ℹ 151 more variables: single_age_15_19_m <chr>, single_age_20_24_m <chr>,
## # single_age_25_29_m <chr>, single_age_30_34_m <chr>,
## # single_age_35_39_m <chr>, single_age_40_44_m <chr>,
## # single_age_45_49_m <chr>, single_age_50_54_m <chr>,
## # single_age_55_59_m <chr>, single_age_60_64_m <chr>,
## # single_age_65_69_m <chr>, single_age_70_74_m <chr>,
## # single_age_75_79_m <chr>, single_age_80_84_m <chr>, …
7.2.2 清理資料
我們之前在談資料的「觀察、統計、和二維表格」三種型態時,曾經談到統計型態和二維表格型態間的差異。當時所提到的「統計型態」,也就是每個變項欄恰好是我們所認知的單一變項(如每一個變項欄恰是人口統計變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數量),會有助於進行統計分析,也就是tidy型態的資料。相較之下,上述的表格是把資料攤成二維的型態,每一個變項是某個年齡層的某種性別的某種婚姻狀況,包含了三個人口統計變項,是方便一般大眾讀的,但不是適合進行統計的tidy型態。 這類的資料tidyverse的相關套件把它稱為tidy form。遵守tidy form形式的資料是,每一個欄恰好一個變項。例如在內政部開放資料「15歲以上現住人口按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分」中,每個變數(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人口數等等)均各自為一個欄上的變項。
接下來,我要把表格型態的資料轉為tidy型態資料。原本的資料是這樣的型態。
我要將後方的數值變項欄(single_age_15down_m
等)轉為單一變項key的值,再把其所對應到的資料值,也轉為單一變項value。請注意看上圖和程式碼後方結果圖的顏色區塊。南投縣中寮鄉中寮村(綠色)被複製且展開為多列。而原本多個年齡層和資料的變數項(紅色)變成一個變項欄的資料,分別對應到其原本對應的數值(藍色)。
相對於pivot_wider()
把變項展開成欄,pivot_longer()
函式可以收合被展開的變項,在此將要收合的變數名稱統一稱為key
,並將該變數所對應到的數值稱為value
。並且我用6:ncol(.)
來指定我要收合哪些變項欄。
ncol(.)
的「.
」代表從前面%>%
pipe進來的那個data.frame。pivot_longer()
後資料列從7760增加至1,179,520列。(灰底部分用來觀察結果用)
由於每一列恰好是一種婚姻狀態、一個年齡層和一個性別,所以,我們可以把key
中的婚姻狀態、年齡層和性別切割出來做為變數。觀察key
欄位發現其格式有一些規律性,主要是婚姻狀態_年齡下界_年齡上界_性別的形式。標準的範例如married_15_10_m或widowed_25_29_f
,但有一些並非這種形式,例如:
single_age_15_19_m
:其中single_age
之間多了一個底線,所以把single_age
取代為single
就好。married_15down_m
:因為是15down
少了一個底線,所以取代為0_14
。married_100up_f
:因為100up
少了一個底線,所以取代為100_105
。
之後,我使用tidyr::separate()
函式將key
切成四個變項,分別為married
、ageLower
、ageUpper
、gender
。
separate()
有一個參數是remove=T
(預設值),意思是說,當把key
變項切割為四個變項後,預設把key變項給丟棄;但如果未來你還會用到key
變項的話,你可以把remove
改為FALSE
,代表切割完後,還保留key
變項。tidyr::separate()
:Given either regular expression or a vector of character positions, separate() turns a single character column into multiple columns.
此時我清理出來的資料大致如下:
最後就剩零星的操作,包含轉換資料為數值型態、或者你也可以在這裡建立新的指標(例如年齡平均)。最後加上一個arrange(vname)
讓他按照村里的全名排序。
tidy_data <- raw %>%
pivot_longer(names_to = "key", values_to = "value", cols = 6:ncol(.)) %>%
mutate(key = str_replace(key, "_age", "")) %>%
mutate(key = str_replace(key, "100up", "100_110")) %>%
mutate(key = str_replace(key, "15down", "0_15")) %>%
separate(key, c("married", "ageLower", "ageUpper", "gender")) %>%
mutate(ageLower = as.numeric(ageLower),
# age = str(ageLower, ageUpper),
ageUpper = as.numeric(ageUpper),
value = as.numeric(value)) %>%
select(-statistic_yyy) %>%
arrange(vname)
7.2.3 進階:運用rowwise()
raw %>%
mutate_at(vars(6:157), as.numeric) %>%
replace(is.na(.), 0) %>%
rowwise() %>%
mutate(married = sum(c_across(matches("widowed|divorced|married")), na.rm = T)) %>%
mutate(lt65 = sum(c_across(matches("65|70|75|80|85|90|95|100")), na.rm = T)) %>%
select(vname, married, lt65) %>% head
## # A tibble: 6 × 3
## # Rowwise:
## vname married lt65
## <chr> <dbl> <dbl>
## 1 新北市板橋區留侯里 920 272
## 2 新北市板橋區流芳里 826 280
## 3 新北市板橋區赤松里 463 149
## 4 新北市板橋區黃石里 632 210
## 5 新北市板橋區挹秀里 1061 365
## 6 新北市板橋區湳興里 3157 838
7.2.4 建立鄉鎮市區與村里指標
7.2.4.1 使用group_by()建立村里指標
將資料轉換為tidy型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建立村里、鄉鎮市區、縣市的分級指標。針對每個村里,我希望計算出總人口數people
(原本依據年齡與性別、婚姻情形分割)、老年人總數elderSum
、曾結婚人口總數marriedSum
。之後再分別除以該村里的總人口數people
,老年人的人口比例elderPerc
以及結婚的人口比例marriedPerc
。
因為一個村里的資料會根據不同性別、不同婚姻情形、不同年齡層被切割為不同的資料列,共2X4X19個資料列。因此,如果我想知道一個村里的總人口數或相關統計資料,就不需彙整這些資料列。dplyr
有非常強大的group_by()
可以根據群組來進行運算,我用村里代號(district_code
)來做群組運算,所以是group_by(district_code)
或用我們所產生的vname
作為群組基準來運算group_by(vname)
。
語法上,通常group_by()
之後經常會跟著summarise()
,跟mutate()
的語法有點像,都會產生新變數,但因為這邊用group_by()
針對某個或某幾個變數做彙整,相當於base
套件的apply()
函式,因此會根據每個不同的群組做組內的數值彙整運算。比方說,在以下的程式碼中,我用sum(num)
計算了該群組內的總人數,然後同樣累計了年齡大於等於65歲的總人數,以及婚姻狀態不為single的總人數。
簡單地說,相當於按照不同的村里(district_code
)各別做value
的加總(該村里的總人口數)、篩選出年齡65歲以上的人口組別進行加總、篩選出不是單身者的人口組別進行加總。之後會加一個ungroup()
解開群組。
最後一行left_join(raw %>% select(vname, site_id), by = "vname")
是由於group_by()
後會讓其他變數消失(例如鄉鎮市區名site_id
),所以我希望將原本資料raw
中的site_id
給併回來。我可以抽取出raw
中的vname
和site_id
兩個變項,然後以vname
為key,用left_join()
將site_id
給併回來。
筆記:當group_by()
、summarize()
後不參與的變項會消失,但可以透過left_join()
的方式將原有的變項併回來。
village_stat <- tidy_data %>%
filter(ageLower >= 20) %>%
group_by(vname) %>%
summarise(legalPopulation = sum(value),
elderSum = sum(value[ageLower >= 65]),
marriedSum = sum(value[married %in% c("married", "divorced", "widowed")]),
womenSum = sum(value[gender == "f"])) %>%
ungroup() %>%
left_join(raw %>% select(vname, site_id), by = "vname")
測試
7.2.4.2 將村里指標匯總為鄉鎮市區指標
剛剛是根據村里(village)來建立指標,現在要根據鄉鎮市區來建立指標。走過前方的邏輯後,我們只需要把原本用來做group_by()
的村里變項vname
改為鄉鎮市區的變項site_id
,就可以完成這件事,其他都一樣,你發現沒?
不過這邊我要多做一件事。因為三民區和鳳山區兩個區非常的大(我猜),所以內政資料中的鄉鎮市區資料有分「三民一」、「三民二」、「鳳山一」、「鳳山二」。我們只要在彙整資料前,將site_id
的這四類值取代好,便可以在鄉鎮市區的指標中一併彙整。以下我一共彙整出四種資料,分別為該區人口數(legalPopulation
)、老年人口數(elderSum
)、曾婚人口數(marriedSum
)、女性人口數(womenSum
)。不難想像接下來可以計算出各鄉鎮市區的老年人口比例、曾婚比例、女性比例等。
town_stat <- village_stat %>%
# mutate(site_id = str_sub(vname, 1, 6)) %>%
mutate(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三民一|三民二", "三民區")) %>%
mutate(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鳳山一|鳳山二", "鳳山區")) %>%
group_by(site_id) %>%
summarize(legalPopulation = sum(legalPopulation),
elderSum = sum(elderSum),
marriedSum = sum(marriedSum),
womenSum = sum(womenSum)
)%>%
ungroup()
7.2.5 視覺化測試(老年人口數 x 曾婚人口數)
th <-
theme(title = element_text(family="Heiti TC Light"),
text = element_text(family="Heiti TC Light"),
axis.text.y = element_text(family="PingFang TC"),
axis.text.x = element_text(family="Heiti TC Light"),
legend.text = element_text(family="Heiti TC Light"),
plot.title = element_text(family="Heiti TC Light")
)
town_stat %>%
mutate(marriedPerc = marriedSum / legalPopulation) %>%
mutate(womenPerc = womenSum / legalPopulation) %>%
mutate(elderPerc = elderSum / legalPopulation) %>%
ggplot() +
aes(womenPerc, elderPerc) +
geom_point(alpha = 0.3) +
geom_text(aes(label=site_id, vjust=1.3, size=4), family = "Heiti TC Light") + th
7.3 讀取公投資料
首先,先讀取資料並重新命名每個變項。由於我們要連結公投資料和前面的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所以要注意兩筆資料間是否有共通的key(資料庫稱為鍵值)。town_stat
的是以site_id
鄉鎮市區名為主鍵,所以公投資料這邊也產生一個同名的鄉鎮市區變項site_id
。
ref10 <- read_csv("data/ref10.csv") %>%
select(county = 縣市, town = 鄉鎮市區,
agree = 同意票數, disagree = 不同意票數,
legalVote = 有效票數, illegalVote = 無效票數,
vote = 投票數, legalPopulation = 投票權人數) %>%
mutate(site_id = str_c(county, town)) %>%
drop_na(site_id)
names(ref10)
## [1] "county" "town" "agree" "disagree"
## [5] "legalVote" "illegalVote" "vote" "legalPopulation"
## [9] "site_id"
合併資料測試,注意,由於兩邊都有legalPopulation
,所以town_stat
中的legalPopulation
增生為legalPopulation.x
,而ref10
中的legalPopulation
則重新命名為legalPopulation.y
。
## # A tibble: 368 × 13
## site_id legalPopulation.x elderSum marriedSum womenSum county town agree
## <chr> <dbl> <dbl> <dbl> <dbl> <chr> <chr> <dbl>
## 1 南投縣中寮… 12791 3272 9553 5824 南投縣 中寮… 5748
## 2 南投縣仁愛… 12172 1713 9078 5899 南投縣 仁愛… 5702
## 3 南投縣信義… 12860 1847 9050 5938 南投縣 信義… 6891
## 4 南投縣南投… 81874 15855 57042 41343 南投縣 南投… 37547
## 5 南投縣名間… 32388 7106 23375 15304 南投縣 名間… 14533
## 6 南投縣國姓… 16196 3744 11826 7434 南投縣 國姓… 7089
## 7 南投縣埔里… 66699 13411 46316 33718 南投縣 埔里… 29571
## 8 南投縣水里… 15023 3644 10850 7106 南投縣 水里… 6392
## 9 南投縣竹山… 45629 10154 33201 22244 南投縣 竹山… 19254
## 10 南投縣草屯… 80426 15141 56384 40008 南投縣 草屯… 35215
## # ℹ 358 more rows
## # ℹ 5 more variables: disagree <dbl>, legalVote <dbl>, illegalVote <dbl>,
## # vote <dbl>, legalPopulation.y <dbl>
7.3.1 合併公投資料並視覺化
由於人口統計資料中的鄉鎮市區若只有兩個字如「東區」中間有一全形空白「東 區」,但公投資料中並沒有這樣的空白,所以為了兩者要能夠正確合併,需要先做好取代。可以逐一取代,或者,直接取代掉該全形空白為空字串即可。
town_stat %>%
mutate(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 ", "")) %>%
# mutate(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東 區", "東區"),
# 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西 區", "西區"),
# 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南 區", "南區"),
# 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北 區", "北區"),
# site_id = str_replace(site_id, "中 區", "中區")) %>%
left_join(ref10, by = "site_id") %>%
mutate(agreeRate = agree / legalVote,
marriedPerc = marriedSum / legalPopulation.x) %>%
# select(site_id, agree, legalVote, marriedSum, legalPopulation.x) %>%
ggplot() +
aes(agreeRate, marriedPerc) +
geom_point(alpha = 0.5, color = "royalblue") +
theme_light()